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新春座谈会

2010新春座谈会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2010年01月22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报社、中国商务出版社、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10新春座谈会在北京新侨饭店名仕厅举行。本届新春座谈会主题为“2010年中国外经贸形势——把握机遇 直面挑战”。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名誉会长、原外经贸部沈觉人副部长,原外经贸部程飞副部长、王文东副部长、刘向东副部长,商务部有关司局的领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社科院财经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外经贸大学的领导和首都经贸大学以及北京其他大学的领导、教授,还有以陈明铎会长为首的天津国际贸易学会的领导和同仁、以姚望会长为首的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的领导和同仁,以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的老领导、老同志共计80多人出席。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宝荣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宝荣在主持中对各位领导、嘉宾不顾严寒于百忙之中参加新春座谈会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她说:惊心动魄的2009年刚刚过去,世界经济形势仍然有很多未知的因素。2010年中国外经贸形势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的挑战,希望参加今天座谈会的领导和各位来宾能够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建言献策。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施用海会长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施用海会长在致辞中说:一年前我们也是在这里举行了2009新春座谈会,当时一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猛烈地冲击全球经济,中国外经贸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一年过去了,形势出现了转机,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已经基本度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我国对外贸易开始由负增长走向恢复性增长。金融危机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步入了后危机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更加复杂敏感的时期,对我国外经贸发展来说既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就后危机时代我国外经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010年外经贸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怎样来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以及关于继续扩大开放、拓展我国外经贸发展空间等问题畅所欲言,发表高见。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在重要讲话中说:2009年新春座谈会开得很好,很多专家学者对我们国家应对危机提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今天,大家又聚在这里讨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部里的同志会把大家的意见很好的记录下来、整理下来,尽可能吸收。
  我们要正确认识WTO和WTO所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多边贸易规则。世贸组织是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在遵守多边贸易框架规则的前提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要继续维护这个体制,在这个体制内运作,在总体上遵守多边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维护的前提下,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步使它能更多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中国的利益。
  对贸易摩擦,我们不光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也要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有更多的心理准备。中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出现较多的贸易摩擦,是完全正常的。但我们要缓解贸易摩擦,使中国在比较和平、相对和谐的情况下,完成复兴和崛起。
  碳关税是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碳关税的实施,可能会提前。
  大家注意研究一下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贸易、投资,以及未来的产业转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请大家从商务的角度,从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角度,提出观点和看法。
易小准副部长代表商务部党组给各位专家学者和国际贸易学会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成就,与中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同步。


商务部政研室王子先副主任


  商务部政研室王子先副主任在发言中精辟地分析了本轮世界贸易复苏的新特点新趋势,他说,世界贸易自2008年底出现急坠,四季度世界贸易额降幅达20%以上。但从2009年6月份以来逐步走向复苏,国际贸易量环比出现正增长,一些主要经济体贸易状况出现持续改善。2009年底世界贸易同比出现正增长率,出口回升主要有三大动力:一是新兴市场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拉动投资品、中间品需求回暖;二是美欧大规模减税政策支撑了消费的微弱回升;三是更大的动力来自企业补充库存。一旦补库存行为结束,如就业、收入和消费基本面没有较大改观,出口回升后劲仍然不足。我们估计2010年世界贸易额可能增长9%左右。由于基数和需求面因素的变化,世界贸易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他在谈到世界贸易复苏展现的新特点时说,与前相比,本轮危机中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衰退的互动关系既有共同点,也呈现很多新趋势,值得关注。新兴市场成为世界贸易复苏的主动力。日本、德国等出口大国靠出口回升率先复苏。美国贸易回升也成为拉动经济复苏最重要引擎。中国需求对发达国家和周边市场贸易复苏功不可没。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但自由贸易体系没有崩溃。世界贸易仍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他同时分析了中国外贸与世界贸易复苏的同步性,他认为,中国外贸受外部危机冲击出现了同步衰退,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但中国外贸与世界贸易基本呈现同步复苏。
他在发言中也对世界贸易进一步复苏的链条与前景、决定未来世界贸易复苏动力强弱的两大因素和世界经济、贸易额年增长率等做了进一步论述。。
  他最后说,我们需要澄清当前有关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些认识误区,第一,必须正确分析预测判断形势,既要看到严峻面挑战面,更要前瞻性把握机遇面,未来总体可能进入一个机遇面因素上升、挑战面相对下降的时期;第二,正确看待外部带来的贸易冲击风险。第三,关于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需要进行根本调整。第四,正确对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第五,正确处理稳出口与调结构的关系。第六,正确认识我国外贸顺差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关系。第七,关于通过人民币升值校正中国贸易和世界经济失衡。
  我们要正确选择我国的长期外贸战略与政策第一,必须提高社会各界对扩内需、稳外需关系的认识。第二,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水平。第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经济政策体系。一是及时实现出口零税率;二是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尽快完善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体制和政策,显著加大政策性金融手段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加工贸易监管办法,参考国际通行做法改为海关依法实行常规高效监管,稳步有序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四是按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客观需要,适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制,保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五是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减少行政审批和不合理收费,降低交易和行政成本,优化公共服务。第四,正确处理外贸外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关系。第五,在外资政策上要继续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按国际惯例经营的良好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透明度,以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直接投资竞争中继续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持吸收外资的稳定发展势头。


社科院财贸所裴长洪所长


  社科院财贸所裴长洪所长在发言中提出,后危机时代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新特点。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美国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论,二是国际分工格局。在后危机时代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条件才能使世界产业分工、产业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个也是需要研究的。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过渡时期,经济缓慢复苏到科技革命带动新的产业革新,形成经济新的动力。这个过渡阶段在不同时期有长有短,这次后危机时代究竟要多久也是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关于中国经济建设开放方针问题。坚持内外需并重是应该坚持的方针,绝对不能放松。忽视外需,很可能会丧失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样一个有力的时机。
  第三.怎样走向贸易强国。这几年提得很多,但是普遍忽略了数量的规模和速度。我们之所以在世界上还被人家能够当回事,是因为数量、速度、规模,不是因为质量。但是我们的数量还不够大,按人均算,我们仍然是贸易小国,而不是贸易大国。第四,需要研究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要研究后危机时代国际经贸合作新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张松涛教授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松涛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为世界抗御这场经济金融危机做出重大贡献,表现非常靓丽,各方面的数据在全球都是最好的。我们要更多地启动内外贸流通体制改革,更多地把内外贸之间的隔离加以破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现阶段发展对外经济目的性的认识。把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方式结合起来发展,更多更好地“走出去”。为实现我们的远大目标,对外经济一定能够探索和总结出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更好发挥作用的途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赵忠秀院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在发言中结合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过程中我国国际贸易的走势特征,对2010年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主要讲了四个观点。
  第一,2009年我国国际贸易整体下了一个台阶,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国际贸易整体下了一个台阶。货物进出口比2008年下降了13.9%,如此大的降幅在过去30年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方面反映了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产业链环节细分导致贸易流量增减速度与经济增减速度相比的放大效应。
  第二,2010年我国国际贸易将温和上台阶,不宜乐观。2010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复苏,我国国际贸易的总体规模将会温和地上一个台阶,货物进出口有望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在出口方面与德国、美国的座次比较会出现细微变化。
  第三,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是负拉动的说法是错误的,要肯定对外贸易对保增长的积极贡献。不能以我国2009年进出口下降13.9%为由,断言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负拉动。对外贸易与GDP存在着流量与存量的差异,不能简单比较。对经济增长核算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贸易总量而是贸易差额,对于我国经济而言就是贸易顺差。
  第四,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外需的作用,对外贸易触及国民经济结构深层次结构问题,内外需是国民经济生产结构对应的两个领域,内外需是相伴生的。


《国际商报》社刘德标副社长


  《国际商报》社刘德标副社长对我国要进一步开放,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促进外经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一,逐步地适度放开进出口企业的结售汇管理,让外贸企业有一定的外汇自主权。第二,促进通关便利化。海关措施作为外贸政策的工具,应更好地体现鼓励进出口和限制进出口,做出更细致的改革和安排,对鼓励进出口的产品简化海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第三,改善进出口检验检疫制度,使之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快技术法规、标准建设,提高中国产品的信誉。第四,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现在自贸区优惠待遇特别是优惠关税的利用率不高。有知识的误区、认识的误区,不像WTO协定,一签就可以享受最优惠国待遇。自贸区的免税、减税是有条件的,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第五,推进周边国际贸易通道的建设,要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与帮助老少边穷发展经济,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综合考虑、支持,要与经济合作,BOT,多国合资合作等方式结合起来。第六,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逐步放开劳务出口,并同时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考虑。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恩专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恩专在发言中谈了对新气候保护主义的看法:
新气候保护主义从现象来说,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个表现是利用WTO规则第20条,基于边境税收调节措施提出碳关税的计划。碳关税的税率估计在4~9%的区间内,这将对中国对外贸易有严重挑战。
  新气候保护主义的第二个表现是借维护全球环境之名,提出降低减碳能源技术产品的关税。从技术意义上来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减碳能源技术产品上是有优势的,一方面要对碳排放密集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另一方面又要对减少排放产品降低碳关税。
  第三个表现是利用技术的绝对优势,控制环境标准,垄断的能源技术,最大限度获取环境贸易利益。
  长期的一个挑战是发达国家利用所谓环境利益之名拓展贸易利益,这将对贸易的长期发展,对结构调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环境与贸易挂钩,已经成为国际的趋势,这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未完待续)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5号楼一层
    邮 编:100710
    电 话:64516967/64516969
    传 真:64516968